导航
关闭

名站88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活动 - 正文

神仙俗语经典追星

作者:名站88 来源:www.mingzhan88.com 时间:2024-09-02 浏览:
神仙俗语经典追星

1、 【空手打空拳】(惯)形容手中没有钱财或工具。 也作“空手捏两拳”。

2、 【不敢说半个不字】绝对不敢反对,不敢违拗。《台湾乡土 作家选集》:“这样干,无论是怎样坏的家伙,也要被你弄得 不敢说一个不字。”

神仙俗语经典追星

3、 【清官骑瘦马】(谚)清廉的官员连骑的马也是瘦的。指清官一身清贫,难有享受。

4、 【光吃炒豆不炸锅】(惯)比喻光得好处,不付出代价。

5、 【车前草】“车前草”是一味很普通且常用的中草药,利尿解毒。它最大的特点是喜欢生长在道旁,为它的得名埋下了伏笔。 相传,汉朝时有一位将军叫马武。一次,他率领军队去戍边征战,被敌军围困。时值六月,那里酷热异常,又遇大旱无雨。由于缺食少水,人和战马饿死、渴死的不少,剩下的人马也因饥渴交加,一个个小肚子胀得像鼓一般,痛苦不堪,尿像血一样红,小便时刺痛难忍,点点滴滴尿不出来,战马撒尿时也嘶鸣挣扎。军医诊断为尿血症,需要清热利水的药物治疗,因无药,大家都束手无策。马武有个马夫,名叫张勇,一天,张勇突然发现他的三匹马都不尿血了,马的精神也大为好转。这一奇怪的现象引起了张勇的注意,原来马啃吃了附近道旁上生长的牛耳型的野草。他灵机一动,心想大概是马吃了这种草治好了病,不访我也拔些来试试。于是他拔了些草,煎水一连服了几天,感到身体舒服了,小便也正常了。 张勇把这偶然的发现报告了马武。马武大喜,立即号令全军吃“牛耳草”。几天后,人和马都治好了。马武问张勇:“牛耳草在什么地方采集到的?”张勇向前一指,“将军,那不是吗,就在道旁的大车前面。”马武哈哈大笑:“真乃天助我也,好个车前草!”此后,车前草的名字就传开了。

6、 【茶壶不强好嘴子】(惯)比喻虽然没有本事,却特别能说会道。

7、 【小康】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建设小康社会,“小康”一词使用频繁。那么,小康源出何处?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里,《诗经·民劳》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是生活比较安定的意思。到春秋战国时代,小康是儒家学说中阐述的一种社会境界,它相对于“大同世界”而言,层次比较低。东汉郑玄说过,小康是比较安定的生活状态。大约到了宋代,小康一词才逐渐接近现代含义,指家庭比较富裕,不愁温饱,可用小康表示。 今天我们所说的小康,具有崭新的内容,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不单是有钱就是小康,而且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反映,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文化、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8、 【谁家灶内无烟】(谚)哪家都烧火做饭,烟囱里都会冒烟。比喻家家都会有些不光彩的麻烦事。也比喻人人都有冒火发脾气的时候。 也作“谁家烟筒不冒烟”。

9、 【肉炒熟,人吵生】(谚)肉越炒越熟烂,人越吵越陌生。指人与人之间,贵在相互体谅,最忌稍有不和,便吵吵闹闹。

10、 【出洋相】“出洋相”这一俗语,可谓妇孺皆知,指那些不学无术、愚昧无知的人不懂装懂,当众弄出许多笑话。那么,出洋相是怎么来的呢?它确实与出洋有关。 清朝末年,光绪帝施行新政,要引进洋人的坚船利炮,于是派出许多官员到各国考察。当时的官员大多腹内空空,装腔作势,不学无术,却争相出洋,到了国外丑态百出,闹出许多笑话,仅举两例可见一斑。 李鸿章出使到英国,受到英国贵族的热情款待。英国已故将军戈登的家人特地把曾在竞犬会上获得第一名的名贵爱犬赠送给他。不料,第二天收到李鸿章的一纸谢柬,上面写道:“感谢您的盛情款待,只是我现在年事已高,胃口不佳,只尝了一点,就觉得美味无比,真是三生有幸。”原来,那只名贵可爱的小狗,竞被李鸿章炖着吃了。当地报纸一时哗然,传为笑柄。 驻英国使馆的~位官员,是个爱财如命、见钱眼开的家伙。他经常在饭店宾馆偷窃毛巾、刀叉这类小玩意儿,后来被警察搜出。这位官员为了赚外快,还让他的夫人包洗使馆全体人员的衣服。他的夫人更是个粗俗之人,把洗完的衣服全部都晾在使馆门口。一次英国人看见中国使馆门口忽然白带飘扬,以为中国皇帝驾崩,专门派外交大臣前来探问,才知道那是裹脚布。西方记者曾想把它拍下来,刊登在报纸上,成为当时一大丑闻。 这些令人难堪的丑闻,都出在这些出洋要员们身上,人们就把“出洋的丑相”概括为“出洋相”。

11、 【捉住和尚要辫子】(惯)比喻强人所难,无理取闹。

12、 【拿芦席比天,小鬼比神仙】(惯)形容两者差距太大。

13、 【打官腔】(惯)旧指说一些官场上的门面话,现指利用规章制度来推托、责备。也指拿冠冕堂皇而不解决实际问题的话来应付人。

14、 【上梁不正下梁歪】借指身份高的人言行不正,下面的人 就会受影响。成语:上行下效。台湾琼瑶《船》:“他自己做 的好事!哼,上梁不正下梁歪,也怨不得我赌钱!”

15、 【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歇)杂面:用绿豆、小豆等磨成的粉制成的面条,下在锅里,水是水,面是面,看得很清楚。指对方想做什么事情,安的什么心,自己看得非常清楚。

16、 【春忙夏忙,绣女下床】(谚)春忙:春耕春种大忙时节。夏忙:夏收夏管大忙时节。指在农业生产的大忙季节里,绣花的闺女也要走出闺房参加劳动。

17、 【恨不得爷娘多生两只脚】(惯)形容恨自己跑得太慢。 也作“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18、 【碰了一鼻子灰】(惯)1比喻遭到拒绝或斥责,感到尴尬、没趣。2比喻受到打击。 也作抹一鼻子灰。 撞了一鼻子灰。 惹了一鼻子灰。

19、 【戴高帽】“戴高帽”比喻对人说恭维的话。那么,“戴高帽”从何而来呢? 先从“高帽”说起。古代皇帝、高官们戴的帽子叫冠。太子、王侯戴七寸高的远游冠;宫廷儒生们戴前面七寸后面三寸的进贤冠。可见帽子代表了人们的身份和等级。后来,虽各朝代规定不同,但帽子的高低大小尺寸,装饰华丽与否,多与等级相关。 那么,“戴高帽”又是怎么回事呢?据《北史》记载:宗道晖喜好戴高帽,穿大木屐。州官来上任时,他戴高帽穿大木屐去拜见,自言学识可与三公比。后来,人们对妄自尊大或喜欢别人称赞自己叫做“好戴高帽”;而以吹捧、恭维别人叫做“给人戴高帽”。 清代俞樾写过一段笑话:一位京都小官到外地做官,出任前他去向他的老师告别。老师嘱咐说:“外地的官不好当,要处处当心啊!”此人说:“不怕,我已备了百顶高帽,逢人赠送一顶,应当不至于意见不合而闹矛盾吧?” 老师生气地说:“吾等之人以正直之理待人,怎能用这种庸俗手段?”此人赶忙进言道:“天下如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屈指有几?”老师听后,点头赞同道:“你的话,确也不无道理。你还是有些见识。”此人告别出门,叹道:“高帽只剩九十九顶了。”

20、 【长虫钻竹简——死不转弯】(歇)本指蛇钻进竹筒后身体不能转弯,转以形容人固执,死不改变主意。

21、 【 萤火之光,照人不亮】力量小,帮助不了别人。明代《水 浒》:“小人家萤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后误了足下。我转荐 足下与小苏学士处,久后也得个出身。足下意内如何?”

22、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释义:公开的打击容易对付,暗中的袭击难以防备。 例句:“偷鱼的要是个行家,就该从咱们爷儿俩眼皮下把鱼偷走,不到那;面\鱼塘去。”“为什么?”“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呀!”

23、 【 天塌不了,地陷不了】不可能发生险情,无须顾虑。或说: 天塌不下来。成语:杞人忧天。姚雪垠《李自成》:“天塌不 了,地陷不了,官军把咱们从商洛山赶走不了。”

24、 【抓头不是尾】(惯)形容人急得手忙脚乱,不知怎么做才好。

25、 【一字入公门,千牛不能拔】(谚)公门:衙门。指诉讼状一经递入衙门,一字也不能更改。告诫人们写诉讼状应特别谨慎。

26、 【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面】(歇)木锨:扬场用的木制农具,形似铁锨,长柄大头。本指木锨大的一头在后面,转指更重要的人、事或更严重的事情还在后面。 也作老鼠拖木锨——大头在后边。 耗子拉木锨——大头在后。

27、 【拳不打少林,脚不踢武当】(谚)少林、武当为我国传统武术两大派系,少林派以拳功著称,武当派以腿功著称。指习武之人,不可和少林派比拳功,不可和武当派比腿功。

28、 【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谚)全家上下一条心,积累起来的财富可以买得起黄金;一家人各怀二心,就会穷得连根针也买不起。指家人的同心协力是致富的康庄大道。 也作“家有一心,堆积黄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29、 【 说到激动处,泪从腮边流】感动得流泪。《人民日报》 (1981,8,29):“至于有些做广告宣传的,更是尽夸‘瓜’甜, 待到读者买到书之后,仔细一看,便觉得并不是这么回事, 更谈不上‘看到激动处,泪从腮边流’了.。”

神仙俗语经典追星

30、 【死狗——扶不上墙】(歇)比喻人素质太差或没有志气,别人想扶持也扶持不起来。 也作“死狗——扶不到墙上”。

31、 【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指职业收入倒挂的现象,高科技 职业收入低于简单劳动。《中国青年报》( 1999,7,7):“旧的 平衡打破了,新的平衡尚未形成。在分配上,出现了‘制导 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畸形格局。”

32、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谚)人死要留下美名,就如同豹死留下一张珍贵的毛皮一样。指人的一生应在正大光明、有所作为中度过,不可苟且偷生。 也作虎死留皮,人死留名。 人死留名,兽死留皮。

33、 【有心炒豆,不怕锅响】(谚)有心要炒豆子,就不怕锅里的豆子爆响。比喻决心要做某事,就不怕来自各方面的干扰。

34、 【扯顺风旗】(惯)顺风旗:指船帆。 顺着风向扬起船帆。1比喻占有好条件,有某种优势,能占上风。2比喻顺着权势者的心意说话办事。 也作“打顺风旗”。

35、 【 肚饥想起牙缝菜】遇到困难,只能想些勉强补救的办法。 李准《黄河东流去》:“肚饥想起牙缝菜,就在这时候,四圈忽 然想起,他的一件旧棉袄还在大五条家放着。”

36、 【好男不吃婚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谚)好男儿不吃结婚时的现成饭,好女子不穿出嫁时的现成衣。 指有志气的青年,贵在能独立生活,不靠祖业,不享现成福。 也作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女人不穿嫁时衣,男儿不吃分时饭。

37、 【全聚德】“全聚德”是北京最知名的老字号烤鸭店,驰名海内外。 全聚德烤鸭店创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创办人杨全仁在北京以经营生鸡生鸭为生。1864年,杨全仁买下了前门大街一家濒临倒闭的“德聚全”干鲜果铺,开始经营烤鸭和烤驴肉。开业前,一位风水先生围着新店转了两圈站定说:“这是块风水宝地,前程不可限量,只是此店以前甚为倒运,要想冲其晦气,除非将‘德聚全’的旧字号倒过来,称作‘全聚德’,新字号才能上坦途。” 杨全仁一听正合心意,一来自己名字中占有一个“全”字,二来“聚德”意为聚拢德行,可以标榜店铺做买卖讲德行。于是请当时的书法家钱子龙书写了牌匾,闻名中外的老字号“全聚德”就这样诞生了。

38、 【菜三菜三,三日露尖;水菜水菜,一冻便坏】 释义:指蔬菜下种后,一般生长得很快,三天便可出苗;蔬菜水分多,最怕受冻。 例句:秋日谚云:头伏萝卜末伏菜,尖头蔓箐大头芥。菜三菜三,三日露尖;水菜水菜,一冻便坏。

39、 【听见风,就是雨】 释义:比喻做事轻率,盲目。也指轻信。 例句:“这号人哪,都是气象大学毕业的,听见风,就是雨,看见闪,就是雷,……”

40、 【黄鼠狼唱曲,专给小鸡听】 释义:比喻故意说某些话给别人听。 例句:二婶心里说:“老东西,你这是黄鼠狼唱曲,专给小鸡听。”

41、 【当祖宗供起来奉为至尊】祖宗,也说:祖宗牌位。张洁 《沉重的翅膀》:“把大庆那六条当祖宗供起来,然后按这六 条验收,那么我的厂子生产上不去,工人没饭吃,你大庆包 不包?”

42、 【低头拉车,抬头看路】(谚)指拉车需要低下头使出气力,同时也要时时抬起头看清前边的道路。比喻做事既要踏实苦干,又要认准目标,明确方向。

43、 【狗吃屎】(惯)形容人身体向前摔倒、嘴啃地皮的样子。多含讥讽义。

44、 【库里有粮心不慌】(谚)仓库里积存着足够的粮食,人心就稳定。指积存粮食备荒是头等大事。

45、 【小炉匠跟着行香的走——锁碎一浪荡】(歇)小炉匠:修锁焗锅的匠人。行香:古代礼拜神佛的一种仪式,斋主抱着香炉巡行道场及街市。锁碎:谐“琐碎”。指人说话琐碎,没有条理。含有讥讽意味。

46、 【好花也得要水浇】条件好,也得培养。《解放区短篇小说 选》:“可不是!好花也得要水浇呀。这以后可好啦,年轻人 有的是好日月啦。”

47、 【善者不来,来者不善】见“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48、 【疾风知劲草】“疾风知劲草”与“烈火识真金”一样,用来形容只有经过一番考验才能分晓是非真假,辨别忠奸曲直,结识真正朋友。它典出刘秀。 疾风知劲草这个典故是有关刘秀与王霸的故事。王霸是河南颍阳的地方豪强,但他一直不甘心只做个地方上的小官。适逢刘秀起兵路过颍阳,王霸就带领自己的门客投奔刘秀。 刘秀起兵并不顺行,他赤手空拳渡过黄河,抵达河北后遭遇到诸多不顺,处境非常危险,先前和王霸一起投奔刘秀的几十个门客都陆续不辞而别,只剩下王霸忠诚地为刘秀效力。刘秀感激地对他说:“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一次,刘秀仓皇躲避自邯郸追来的王郎,王霸更是舍命相伴。追兵把刘秀等人逼到滹沱河边,眼看就要追上,刘秀的侦察兵报告说河水太深,没有船无法渡河。这时王霸为稳定军心,就扯了个谎,告诉大家河结冰了可以踏冰过河。等刘秀人马到了河边,河果然结了冰,更为神奇的是等他们过了河,冰立刻就化了,挡住了追兵。此乃与“泥马渡康王”一样神奇。真龙自有天助。 自此,“疾风知劲草”广为流传,就连唐太宗李世民也引用过:“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49、 【夫妻是福齐】(谚)福齐:谐“夫妻”,指有福同享。指夫妻不论哪一方有了福分,都应双方共同分享。

50、 【一根肠子通到底】(惯)形容人直率,说话不会拐弯抹角。

51、 【人不辞路,虎不辞山】(谚)人不能离开道路,就像虎不能离开山冈。指人总要上路,上路总要靠别人帮助。

52、 【老鼠溜舔猫屁眼】 释义:比喻干冒险的事。 例句:李德泰几个老汉也说:“哼!打下马威?不要老鼠溜舔猫屁眼,小心给我们村惹下祸害吧!”

53、 【鳄鱼的眼泪】鳄鱼在吃捕捉到的食物时,要流眼泪。流 泪是在排泄其体内的盐溶液,原为生理现象。指坏人假装 慈悲。张洁《无字》:“吴为从来没有看到过他的眼泪。即便 是鳄鱼,也还有‘鳄鱼的眼泪’一说,而胡秉宸哪怕是‘鳄鱼 的眼泪’也不会有,更不要说不是‘鳄鱼的眼泪’。”

54、 【媒妁之言】现在,虽然提倡自由恋爱,但是还有很多人要经过别人介绍,特别是信息时代又出现了很多宅男宅女,痴迷网络生活,缺少人际交流,所以,媒妁之言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失。不过,媒妁之言不再是媒婆的专利,也有同事或亲朋,或者婚介机构。 婚姻需要媒妁之言,源自《孟子》:“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则父母国人皆贱之。”意思就是若不等到爹娘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和自己喜欢的人私会,那么,爹娘和社会人七都会轻视她(他),认为是不遵守礼教。在那种礼教下,使得女性受尽委屈,只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女子才从旧婚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55、 【睁着眼做,合着眼受】(惯)指自作自受,不怕受罚。 也作“开着眼做,合着眼受”。

56、 【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释义:比喻各走各的路,互不相干。 例句:从今以后,咱就互不干扰,大路朝天,各走半边,等着瞧吧!

57、 【有一搭没一搭】(惯)1指漫不经心地说话。也指没话找话说。2形容时断时续或无关紧要。 也作有一搭无一搭。 有一句没一句。 有一言无一言。

58、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谚)江山:江河山川。禀性:也作秉性,先天秉赋的性格。指江山的面貌容易改变,人的本性却难改。 也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山河容易改,秉性最难移。

59、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谚)在锦缎上再绣上花容易,往雪地给受冻的人送炭取暖很难。旧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越是有钱有势的,奉承的越多;越是贫贱失势的,越没人接济。 也作锦上添花到处有,雪中送炭几多无。 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

神仙俗语经典追星

60、 【气不圆,馍不熟】(谚)圆:满。 要蒸到蒸笼的气十分足,馒头才能蒸熟。比喻做事工夫不到,火候欠缺,事情就难成功。

61、 【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谚)比喻个别的劣质分子会殃及整体事业。也比喻因为一个环节不好而影响了整体荣誉。

62、 【同是天涯沦落人】 释义:都是沉沦流落天涯的人。比喻处境相同。 例句:她想用自己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去影响那个“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大姐夫,要他振作精神,鼓起勇气,朝前看,重建新生活。

63、 【美食不中饱人餐】(谚)中:适合。指人在饱食之后,对再美好可口的食物也没食欲。比喻道理虽好,当人不需要时,也就不会接受。

64、 【笨乌先飞早入林,小船早开先到岸】 释义:比喻能力差的人只要勤奋,遇事提前行动,肯下功夫,可以收到比其他人还好的效果。 例句:文化低怕什么?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高的,学嘛!咱渔家有句俗话:笨鸟先飞早入林,小船早开先到岸。不会就学,就练。

65、 【朝喂猫,夜喂狗】见“日饲猫,夜饲狗”。

66、 【提起钱,便无缘】见“若说钱,便无缘”。

67、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68、 【大河流水向东去】我国的长江黄河都东流人海。喻形势 不能逆转。成语:大势所趋。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如今是六亲同运,大河里的流水向东流,没法儿挽回的 啦。”

69、 【缺门牙的——嘴巴不关风】(歇)指嘴里存不住话,保不住密。

70、 【牛鼻上穿绳,哪里情愿】 释义:指很不愿意。 例句:大阿哥性好游狎,要他静心读书,好像牛鼻上穿绳,哪里情愿?

71、 【一度着蛇咬,怕见断井索】(谚)索:绳索。比喻人在某方面受过大的惊吓,再遇到类似情况就不由得心惊胆颤。 也作一朝被蛇咬,三年怕带子。 一次被蛇咬,三年怕草绳。 一回蛇咬脚,十年怕踩草。

72、 【只拣有头发的抓】(惯)比喻专门挑能够捞到好处的事做。

73、 【上不上,下不下】(惯)比喻两头都靠不上。也形容处境困难。 也作上不得,下不得。 上不上,落不落。

74、 【什么风把你们刮来了】见“哪阵风儿吹来的”。

75、 【面善心不善】(惯)指人外表看上去和善,内心却狠毒。

76、 【池里的鱼虾晓不得大海大,笼里的鸡鸭晓不得天空宽】 释义:比喻不出去见世面就缺少见识。 例句:“池里的鱼虾晓不得大海大,笼里的鸡鸭晓不得天空宽”,我们不出去参观,晓不得自己落后。

77、 【和尚念经——南无也是南无】(歇)南无:谐“那么”,形容和尚念经的声音。指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78、 【八个人也抬不走一个“理”字】(谚)理:公理。指凡事只要遵循公理,任凭他人多势众也不能改动。

79、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谚)否、泰:《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两个卦名,否是凶卦,泰是吉卦。指欢乐过度就会招来悲苦,倒霉到极点就会转交好运。 也作乐极悲生,贯盈祸起。 乐极则悲,泰极则否。

80、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惯)兵器放进了仓库,战马放牧在南山。本指战事结束,天下太平。后比喻放松警惕,解除武装。 也作“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81、 【凡药三分毒】(谚)凡是药物,总含有一些对身体有害的成分。指药能治病,但同时也有副作用,服用时必须慎重。 也作“是药三分毒”。

82、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谚)穷人家的孩子经受的磨炼多,懂事早,小小年纪就知道为家计操心。指比起富家子弟,穷家孩子成熟早。

83、 【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惯)1指动刀子杀人或杀生。2指跟人拼命。

84、 【提傀儡儿上戏场——少一口气儿】(歇)傀儡儿:木偶戏里的木头人。本指傀儡是死的,没有气儿;转指人缺少志气,没有出息。

85、 【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人有一技之长,生活才有保证。 千金,也说:万贯。或说: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邓友梅 《那五》:“你还年轻,又识字断文,学点生计还来得及。家有 万贯,不如薄技在身。”

86、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释义:比喻还有本事更高的人。 例句:地球人无能为力的事,竟由f也f门—语道破。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87、 【邻居一杆秤,街坊千面镜】 释义:谓近邻的评判和街谈巷议像秤一样准,镜子一样清楚。 例句:这三个老叟,负暄闲谈,正是邻居一杆秤,街坊千面镜,都说绍闻是个老实人。

88、 【一场混水一群鱼】混乱之中,会出现一批兴风作浪的人。 成语:应运而生。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俗话说:一 场混水一群鱼。史无前例的运动,总有一些人应运而生。”

89、 【吃酒不言公务事】(谚)喝酒时不要谈论公事,以免醉后胡言,招致麻烦。

90、 【染坊门前槌板石,见过大棒槌棒槌在槌板石上捶布】谓 见过世面,遇到过大事,有经验。成语:饱经沧桑。姚雪垠 《李自成》:“我虽说是女流之辈,可也是染坊门前的槌板石, 见过些大棒槌。这事你只管放心。”

91、 【猫见了鱼——真想求荤】(歇)荤:谐“婚”。指真的想求婚。

92、 【在小算盘上打】见“打小算盘”。

93、 【拔草去寻蛇】 释义:比喻存心寻找差错。 例句:思量拔草去寻蛇,这回却没蛇儿弄。平常家里没风波,总有良平也无用。

94、 【与凤同飞,必出俊鸟;与虎同眠,没有善兽】(谚)和凤凰同飞的自然是善鸟,和猛虎同穴的必定是恶兽。比喻与英雄豪杰在一起,就会变得勇敢、智慧;与坏人在一起,就会变成坏人。

95、 【大水冲倒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释义:龙王:传说中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发大水是龙王管的事情,大水把龙王庙冲了,是自家人不认识自家人造成的。比喻自己人之间由、于不认识而发生矛盾冲突,造成误会。 例句:卖瓢人差不多一下子跳起来,就像多年未见面的八辈子老姑舅亲似的,一把攥住姑娘的手,“哎呀!真是大水冲倒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啊!原来你是公社妇联魏主任哪?”

96、 【成大事者,不惜小费】 释义:办大事的人,不在乎花些小钱或受些小的损失。 例句:“难得寻下这房舍儿。……常言‘成大事者不惜小费’。”

97、 【吉人自有天相】(谚)吉人:善良的人。相:扶持,帮助。旧指善良的人,遇有危难自有老天佑护。

98、 【弓上弦,刀出鞘】(惯)鞘:装刀剑的套子。箭搭上弦,刀拔出鞘。 指拉开架式,准备厮杀。

99、 【生疮不晓得化脓,放屁不晓得脸红】(惯)斥责人不知羞耻或不懂道理。

100、 【巧舌头转不出腮帮子】能力再大,也超不出范围。或说: 舌头硬,挺不过腮去。亦可用反义。韩志君等《古船·女人 和网》:“我再能,也不如你呀!你那巧舌头,都能转出腮帮 子!”

101、 【傀儡会跳动,自有提线人】(谚)傀儡:木偶戏里的木头人。 指傀儡在幕前舞动,是幕后有人提着线在操纵。比喻出面捣乱的人,受幕后主谋指使。

102、 【大军未到,粮草先行】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103、 【人到一万,无边无沿】(谚)指人数上万,气势就会非常壮观。 也作人马一万,无边无岸;人到十万,彻地连天。 人有一万,无边无沿;人有十万,彻地连天。

104、 【单刃斧子两面砍】说话兼顾两方面,砍、侃谐音。申跃中 《挂红灯》:“显然是反对老伴那单刃斧子两面砍的话。他历 来讨厌那种既坚持原则、又考虑个人得失而犹犹豫豫、顾虑 重重的人。”

105、 【看人下菜碟儿】根据人的身份,用不同的菜肴招待。谓 看人行事,态度不一。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狗》:“你就是 看人下菜碟儿呗,也不能这样啊!我和香草,人再不济,可 也有脸皮。”

106、 【进鬼门关】(惯)鬼门关:迷信指阴阳两界的交界处。戏称人死亡。

107、 【送肉上砧板】(惯)砧板:切菜用的木板。比喻自寻死路。

108、 【上刀山,下火海】(惯)指奋不顾身去做最危险、最艰难的事情。 也作入火海,上刀山。 爬刀山,下火海。

109、 【家有患难,邻保相助】邻里街坊,会互相帮助。明代《金瓶 梅》:“大官人没奈何,不看僧面看佛面。常言道:家有患难, 邻保相助。”

110、 【四两棉花八把弓——细细弹】(歇)弓:弹棉花的绷弓儿。弹:谐“谈”。指仔细地倾谈。 也作“四两棉花八张弓——细细地弹”。

111、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释义:榻:床。比喻不许别人侵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侧”又作“旁”。“岂容”又作“不容”。“酣”又作“鼾”。 例句:金桂又见有香菱这等一个才貌俱全的爱妾在室,越发添了“宋太祖来南唐”之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心。

112、 【浪子回头金不换】见“败子回头金不换”。

113、 【发昏章第十一】(惯)仿《孝经》篇目“某章第几”的格式。“十一”数目超过“十”,表示程度很深。指发昏至深,神志不清。

114、 【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 释义:饿死不能做贼,冤屈也不告状,劝人忍受。 例句:“从小时,俺爹就教导我:‘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衙门口是好进的吗?”

115、 【徒知其一,不知其二】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116、 【不怕官,只怕管】 释义:大官不可怕,怕的是顶头上司来管。 例句:他今日发迹,得做殿帅府太尉,正待要报仇,我不想正属他管。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俺如何与他急得?

117、 【肉肥汤也肥】谓跟着沾光。浩然《金光大道》:“少怀有 了,能没你的?常言说,肉肥汤也肥嘛!”

118、 【车如流水马如龙】(惯)车辆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马匹首尾相接,像长龙一般。形容车辆、马匹川流不息,非常繁华热闹。

119、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惯)指抬高别人,贬低自己。也指过高地估计对方的力量,而对己方的力量估计不足,因而助长对方气势,使自己灰心丧气。 也作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 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120、 【家有贤妻,夫不吃淡饭】(谚)家里有了贤惠的妻子,丈夫的日子就会过得有滋有味。指有了贤妻,丈夫就得益无穷。

121、 【十日滩头坐,一日行九滩】(谚)行船遇到逆风大浪,只好长时间在滩头困守;一旦风顺浪平,即可扬帆远航。比喻机会不来,只好坐等;机会一来,便可大显身手。

122、 【不见真佛不烧香】 释义:认准了人再去求他。 例句:“他已经上过两次当了,这一次恐怕他不见真佛不烧香!”……“不怕,猴不上树,多筛几遍锣嘛……”

123、 【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 释义:家里有贤惠的妻子,丈夫可以避免意外的祸害。 例句:自古说“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只为夫妻是最亲信之人,比不得兄弟朋友,因她朝说暮说,男子心肠虽硬,被她劝阻,也要回心。所以说娶贤妻免祸。

124、 【话柄】被他人当做谈资的言论和行为,称为“话柄”,也有叫“话把儿”的。“话”怎么会有“柄”呢?《辞源》的解释是:“古人清谈,多执麈尾,僧人讲法或执如意,故有谈柄之名。”“谈柄”即“话柄”,有的地方叫“话把”。这就告诉我们,“话柄”源有两物,一为麈尾,一为如意。 麈尾说。宋人笔记《天禄志余》有云:“古人清谈多执麈尾,故有谈柄之名。”麈尾是魏晋清谈家经常手执的一种道具,用麈(一种大鹿)的尾毛制成,形如树叶,下部靠柄处为平直状。魏晋名流清谈时必执麈尾,以助谈锋。 《晋书》和《世说》记载,孙盛与殷浩谈论很久,端上饭来也顾不上吃,彼此大甩麈尾,尾毛都落在饭上,最后吃不成。《陈书·张讥传》记载,陈后主在钟山开善寺使清谈家张讥“竖义”(大约是竖佛经中之义),取麈尾未至,临时找松枝代替。可见,麈尾是清谈的必备工具。名士、清谈、麈尾,三者是紧密相连的,由此,后人遂把谈资叫做“话柄”。 如意说。谈资称作“话柄”,还与和尚讲经时手执如意有关。如意是一种器物,早在汉代就已出现。最早的如意用骨、角、玉、石、竹、珊瑚等制成,长一尺许,柄端多为手指形,也有心字形和云叶形。古代和尚讲经时手执如意,有的把经文记于其上,以防遗忘。因而这也成了“话柄”的又一个起源。

125、 【好酒不怕巷子深】见“酒好不怕巷子深”。

126、 【芝麻开花——节节高】(歇)芝麻:油料作物,花白色,茎直立,每开一层花,就往上长一节。比喻日子越过越好,或事物不断发展、提高,情况越来越好。

127、 【炒下豆子众人吃,打烂炒锅让人赔】 释义:比喻好处大家分享,祸事一人承担。 例句:再说又是这种年月,公家的事是好办的?炒下豆子众人吃,打烂炒锅让人赔,

128、 【打免的不嫌兔多,吃鱼的不怕鱼腥】 释义:比喻自己喜欢的东西,不会嫌多、嫌不好。 例句:以前,咱是避着他们走;往后,就得迎着他们走,不然,到哪搭去弄枪?打兔的不嫌兔多,吃鱼的不怕鱼腥,瞅准了,得下手时就下手,枪不就到了咱的手里么?

129、 【早起三光,迟起三慌】(谚)早上起得早,一切都会从容有序;起得迟,就不免零乱匆忙。指养成早起床的习惯,好处很多。

130、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谚)指世上没有办不成的事,只要有决心,百折不挠,总会成功的。 也作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 天下无难事,只怕心不坚。

131、 【老不以筋骨为能】 释义:人老了,不能靠身体发挥本领。 例句:他已经七十五岁了,“老不以筋骨为能”,他必须往下压制自己的愤怒。

132、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谚)古:自古以来的传统。谱:标准。 老辈人如果不经常讲说民族传统,年轻一代就会失去传统的知识与道德。指传统文明要靠一代又一代人向下传承。 也作“老人不讲古,后生没个谱”。

133、 【诚招天下客】(谚)只要以诚实无欺的态度待人,自然会招来四面八方的顾客。指诚实讲信用,是生意兴隆的不二法门。

134、 【上人不好,下人不要】(谚)上人:上层人物。好:喜爱,爱好。上层人物要是不表示爱好的,手下人就不会积极张罗。指下属对上级,往往是投其所好。

13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释义:眼前又有了新的道路。比喻事情有了新的转机,有了新的希望。这是陆游《游山西村》诗句。“山重水复”又作“山穷水尽”。 例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绕过险崖,眼前豁然开朗,宽阔的航道又伸展在眼前了。

136、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跟什么人在一起,就会受到什么样 的影响。清代《儿女英雄传》:“俗话说的:挨金似金,挨玉似 玉。今番亲家太太的谈吐,就与往日大不相同了。”

137、 【水中月,镜中花】指虚幻。成语:镜花水月。《傅雷家 书》:“像水中月,镜中花,始终可望而不可及。”

138、 【叫化子比神仙】(惯)指二者相差太大。

139、 【乌纱帽】乌纱帽早已成为历史,它的词义已变成官员职务的代称。其实,乌纱帽刚一问世时,并不为官员所独占,而是官民皆可戴用的普通帽子。据史载,乌纱帽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期间,当时,南朝有个叫休仁的人,他以乌纱抽扎帽子边沿,称其帽子为乌纱帽。随后,又有人用白纱甚至杂色纱扎帽边,这样也就有了“白纱帽”、“杂纱帽”了。这许多帽子官民都可戴。 到唐代,乌纱帽已十分普通,通用于天子、士人、妓艺。天子视朝时,按南朝旧制戴白纱帽,民间则盛行乌纱帽,只是一种俗帽,因其比较洒脱而为隐士山人偏爱,当时乌纱帽是一种十分随便的穿戴。 到宋代,才规定朝中官员都要戴乌纱帽,连皇帝也不例外,乌纱帽两旁各有一根长翅(可参照宋朝皇帝的画像),足有一尺多长,所以走起路来上下颤动。为了保护帽翅免于抖落,官员走路都小心翼翼。而翅的作用是“镇仪”,据说这种特别装束是为了保证戴帽者走起路来端正庄重,保持做官的尊严。 明朝时,官员仍戴这种乌纱帽,但皇帝已经不戴了。明朝规定:官员上朝和办公时,皆须戴乌纱帽,穿团领衫,束腰带。帽翅长度较前缩短了,而且宽窄也不相同,官阶越高,纱帽的双翅越窄,反之,双翅越宽。 乌纱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它的词义却保留了下来,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民间经常能听到丢官就是丢掉乌纱帽。

140、 【快马丕用鞭催,响鼓不用重捶】比喻人能干,自觉,无须督 促。此两句亦可分开使用。金近迈《欧阳海之歌》:“快马不 用鞭催,响鼓不用重捶,像欧阳海这样的战士,只要道理上 明白了,改正起来一定很快。”

141、 【枉披了人皮】(惯)枉:白白地。 比喻人的行为极其卑鄙、恶劣。

142、 【不怕闹的欢,就怕拉清单】拉清单,借代算总账。指为非 作歹日后要被清算。孙犁《风云初记》:“不怕闹的欢,就怕 拉清单,你说的对!”

143、 【一手遮天,一手盖地】比喻掩盖实情,蒙蔽众人。

144、 【枣不济俭】(谚)俭:谷物歉收。 枣不能接济歉收年。指枣一旦歉收,当年粮食也必然歉收;枣丰收,当年粮食也丰收。

145、 【 光许愿,不供献】说空话,不兑现。成语:轻诺寡信。马 烽《太阳刚刚出山》:“我知道你这个人光许愿,不供献。”

146、 【占着茅坑不拉屎】占住职位,不做工作,妨碍别人。或 说:蹲坑不拉屎。成语:尸位素餐。王蒙《相见时难》:“有好 几个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干部,从他没有来以前就说调走,可 就是调不走。”

147、 【捉虎容易放虎难】见“伏虎容易纵虎难”。

148、 【趁着混水摸泥鳅】(惯)比喻趁着混乱的时机捞取好处。

149、 【心肝跌进肚里头】(惯)指终于放下心来。 也作“心放在肚子里”。

150、 【讨饭怕狗咬,秀才怕岁考】(谚)岁考:清代各省学政对所属府、州、县学生员举行的考试。指秀才们怕的是岁考,就像讨饭的乞丐怕狗咬一样。

15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释义: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只懂得利。 例句:为了给宝成再加把劲儿,他立即想起了孔老二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屁话,于是又说:“我这个人,一向救人救到底,送人送到家。老梁呵,等你大功告成之后,我再跟二爷说说,让他赏给你十亩好地,你也甭扛活了,回家过个舒贴日子去吧。”

152、 【卷起毛边说光边】毛边,指纸的边缘不整齐。谓掩盖缺 点,只说优点。《人民日报》(1981,8,29):“有些文章则是卷 起毛边说光边,最后不轻不重、不疼不痒捎上几句,末尾还 来个‘总之,瑕不掩瑜’云云。”

153、 【家无生活计,不怕斗量金】(谚)生活计:谋生的打算和门路。斗量金:用斗来量金银,极言金银之多。 指家存的钱财再多,也比不上有个长远可靠的谋生之计妊。 也作“家无营活计,不怕斗量金”。

154、 【未学爬,先学走】(惯)比喻做事情急于求成。

155、 【巧妻常伴拙夫眠】婚姻不般配,女方能干,男方笨拙。成 语:彩凤随鸦。明代《水浒》:“便是这般苦事!自古道:骏马 却驼痴汉走,巧妻常伴拙夫眠。月下老偏生要是这般配 合。”

156、 【又怕烧着,又怕烫着】(惯)形容胆小怕事,顾虑重重。

157、 【净水泽必深】 释义:比喻人知识渊博,谦虚谨慎,不显示自己。 例句:凌雪春问:“说我什么?”夏小云道:“净水泽必深,满瓶摇不响,精工出细活。”

158、 【三寸金莲】“三寸金莲”特指女人被缠残了的小脚。此等残缺之“美”,为汉文化所独有。新中国成立后提出解放妇女、男女平等,废除妇女缠足之陋习。 女子缠足之风始于南唐。公元916年,南唐后主李煜称帝后,令宫嫔窅(ya。)娘以布缠足,呈新月状(亦称莲花状)。因其足骨已残,故较常人之脚小得多,故其足始称“三寸金莲”。 陶宗仪《辍耕录·缠足》:“李后主宫嫔窗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做新月状.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窅娘就成了女子缠足的第一人。在帝王倡导下,“由是人皆效之”,遂形成了这种华夏独有的以病态为美的畸形审美习俗。到了宋朝以后,女子才较普遍地有了“三寸金莲”。 清入主中原后,因满族妇女无缠足的陋习,故而康熙帝曾下过禁止妇女缠足的诏书。但在强制程度上,较“留发不留头”和缓些,故而收效甚微,汉族妇女还是照缠不误。辛亥革命后,这一陋习才逐渐废除,彻底根除则是在新中国建国之后。

159、 【怨废亲,怒废礼】(谚)怨恨时会不给亲友留情面,发怒时顾不得仪表礼节。指怨怒时会因一时感情冲动而失去应有的理智。

160、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惯)形容虽然相距很近,互相却并不往来。 也作鸡鸣犬吠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161、 【酷】“酷”在1992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还是当“残酷;程度深、极”解释,如酷吏,还没有现在流行的新义,说明它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而且使用频率相当高,是青年们追捧的一个热词。 “酷”是英文C。l的音译,原意为“凉爽、冷静”,后被引申为“无热情、不激动”或“真棒、好极了、帅气”等表示惊喜和赞美、羡慕之意。这个词还意味着有品位的、潇洒的、出色的,它在美国青少年中使用频率非常高。后来,中国的港台地区媒体把其音译为“酷”,在20世纪90年代末传人中国大陆并广泛流行起来。如赵本山在春晚演出的小品《昨天、今天和明天》中有句台词:“我年轻那会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帅呆了、酷毙了。”

162、 【穿小鞋】 释义:比喻暗中玩弄手段,使人受到刁难、打击报复,又无法说出口。 例句:“咱们俩一齐心,处处找她的毛病,老给她小鞋穿,她就不敢再美了!”、

163、 【 面和心不和】脸上装和气,内心里勾心斗角。海外张爱 玲《封锁》:“他告诉她许多话,关于他们银行里,谁跟他最 好,谁跟他面和心不和。”

164、 【不知天高地厚】(惯)语本《韩诗外传》卷八“臣终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终身践地不知地之厚也”。 1形容人狂妄无知,盲目自大。 2比喻人不谙世事,没有处世经验。 也作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不晓得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165、 【肚子里长牙】(惯)比喻心中暗暗立下大志。

166、 【做耳目】(惯)比喻替人刺探消息。

167、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原为毛泽东题词,谓不怕任何困难。 张涛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我队应去,要准备死几个 人,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168、 【 窗户眼里吹喇叭,名声在外】在外面有名气。或说:关上 门吹喇叭,名声在外。马加《北国风云录》:“王二老爷却发 了一笔大财,盖了一处房场,治了八百田地,步步走红运,真 是窗户眼里吹喇叭,名声在外。”

169、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见“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170、 【杀人不过头点地】(谚)即使被杀死,也不过是脑袋滚在地上罢了。 指充其量不过是个死,没有什么了不起。

171、 【西瓜系在鳖腿上——滚不了西瓜,也跑不了鳖】(歇)比喻彼此利害攸关,谁也无法摆脱掉谁。常用于讥讽。

172、 【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见“火车不是人推的,牛皮不是人吹的”。

173、 【有龙就有擒龙汉,有虎就有打虎郎】(谚)世上有龙有虎,也就有擒龙打虎的英雄好汉。指既有强者,就会有制伏强者的高人。

174、 【八字没一撒】“八字没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还差得远哩!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它源自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段话。 南宋大儒朱熹,一生著述很多,是理学之集大成者,后人辑有《朱子大全》一书。在他写的《与刘子澄书》一文中说:“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自不领会,却向外狂走耳”。这段话的意思是通向圣贤的大门早已打开了,可人们并不理会,不但不进门,反而朝外走。 “八字”形似两扇门,朱熹在这里以“八”喻门,无疑是很形象的。八字没一撇,即没有门。现在我们常说的“没门儿”(意思是不可能),若追根考源,大概也源于此。“八字没一撇”原指没门儿,现在演变成没办法、没眉目、没头绪、不沾边的同义语了。

175、 【豆腐里挑出骨头来】(惯)形容检查得十分仔细、严格。也比喻过分挑剔。 也作“豆腐里寻骨头”。

176、 【滴水成河,积米成箩】 释义:比喻积少成多。 例句:滴水成河,积米成箩嘛。我这一点帮不了集体什么忙,但通过这个方式,可以使我和劳动保持联系呀。

177、 【人有前后眼,富贵一千年】(谚)前后眼:既能看清过去,也能远瞻未来。指人做事倘能借鉴过去,远瞻未来,不只看眼前利益,就能长久地享受富贵,无灾无祸。

178、 【又做巫婆又做鬼】巫婆假装有鬼附身。借指弄虚作假, 两面应付。又,也说:也。成语:装神弄鬼。赵树理《小二黑 结婚》:“又做巫婆又做鬼,两头出面装好人。”

179、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谚)相隔千里,民风就不相同;相隔百里,习俗就不一样。指地域不同,民风民俗就互不相同。

180、 【把鼻子气歪了】(惯)形容人特别生气。

181、 【家里是条龙,外头是条虫】在家里受宠,在外无能或不被 重视。“……是条龙……是条虫”,为俗语句式之一,可以套 用。《文汇电影时报》(1996,4,6):“身高二米多的贾巴尔把 得奖名单举得高高的,成龙无论怎么都拿不到。不满者认 为这种拿高矮逗趣的做法,有贬低成龙之意,他在亚洲人心 目中是条龙,到了好莱坞怎么成了一条虫?!”

182、 【驴屎蛋子也冒一阵热】指一时表现还不错。电视剧:“咱 们做人啦,脚正不怕鞋歪,你太不像话了,那驴屎蛋子也冒 一阵热,你这是唱的那出戏?”

183、 【高山上倒马桶——臭气冲天】(歇)比喻坏名声人人皆知。

184、 【高跟鞋】高跟鞋源出两支,中、西皆有。 先说中国的高跟鞋。高跟鞋最早出现在中国,比西方的高跟鞋早一千年左右。在中国戏剧舞台上,西夏、辽、金、满等少数民族妇女多穿高跟鞋,不过,这种鞋的跟不在后跟,而在中间。妇女穿上这种高跟鞋,照样显得高挑挺拔,楚楚动人。如《大登殿》中的代战公主,《四郎探母》中的铁镜公主,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中的皇后、嫔妃、格格,都穿高跟鞋。虽然是戏曲作品,必定有它的依据。故宫博物院里不仅有满族皇家妇女穿高跟鞋的画像,还有实物。 再说西方。十五世纪法国宫廷服装师,为了方便骑马时双脚能够扣紧马镫,为“白马王子”专门做了高跟鞋。据说,身材矮小的路易十四为了令自己看起来更具自信更威严,命令鞋匠为他装上四寸高的鞋跟,并把鞋跟漆成红色以示他的尊贵身份。朝中显贵更是上行下效,也叫鞋匠替他们把鞋跟加高,皇帝只好把鞋跟再加高。后来,英王詹姆士二世与他的朝臣受到法国王室的影响,也穿上了高高的红跟皮鞋。1680年皇帝还颁布了法令,依人的等级确定其鞋跟的高度,只有王室成员才能穿最高最漂亮的高跟鞋,严格地区别人的差异性。 当时作为权力象征的高跟鞋,曾禁止女性穿着,是男性的专利品。但高跟鞋在十七世纪时开始成为男女时装的一个重要元素。女人们发现,高跟鞋能让女性看起来更高,同时,它还迫使背部呈弧形,促使女性挺胸翘臀,突出女性的形体美,并更能吸引别人的注意,于是,高跟鞋普遍受到欧洲女性的欢迎。到十九世纪时,高跟鞋有了一个很重要的转折,几乎退出了男鞋的领域,不似刚出现时广受男士的喜爱,反而逐渐成为女性的专属鞋类。欧洲女性的高跟鞋,迅速传遍全世界,中国也不例外,至今受到年轻女性的青睐。

185、 【人活年轻,货卖时新】(谚)人年轻时,是最风光、最有活力的;货物的款式时新,是最招买主、最畅销的。指人一生最美好的时候是青春。

186、 【医生】现在,我们把专门治病救人的人称作“医生”。而在我国古代,行医的人,北方称为“大夫”,南方称为“郎中”。据此,有人认为“医生”是一个外来词,随西医而进。其实不然,“医生”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而且和医有关。 “医生”作为一种称谓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而且与医学、医术有关。唐代太医署下开始设立专门的医学,属于学校性质的教育机构,招收学生,培养医学人才。针对不同专业,学校将学生分为五种:医生、针生、按摩生、咒禁生、药园生。其中所谓“医生”,其实就是学习医学病理的学生。而其他学生分别以学习针灸、按摩推拿、念咒施法、识用药材而命名。这时候“医生”一词专指一种医学学生,即准医生。 那么,“医生”是怎么成为职业行医者的称谓呢?这与近代西医东传有直接的关系。在日本,明治维新后称职业行医者为“医师先生”。在中国,渐渐演化为“医生”。这其实与“博士”、“学士”在学位上的用法来历类似,是采取中国古代早已存在的相关名词,拿来称谓西方传来的新的文化内容。所以“医生”一词并不是外来词。

187、 【 抱大的孩子不会走】缺乏锻炼,没有实践能力。《文汇报》 (1994,4,8):“我以为这样的陪读是不可取的,其结果只能 像俗话说的那样,‘抱大的孩子不会走’。”

188、 【远路无轻担】任务虽轻,路程长,需要坚持,不可小视。 远路,也说:百步。清代《何典》:“这里到鬼门关,又不是三 脚两步路;百步无轻担的,怎好烦劳你?”

189、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释义: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自取灭亡”又作“自损其身”。 例句:程少杰阴险地笑道:“赵力群嘛,他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我得到了最可靠的消息,明天方雷带他跟车,看来跟车是假,进京告状是真,就凭这一条,也该叫他们一起去见上帝。”

190、 【丈夫人前走,带着老婆的手】见“男人往外走,带着娘们手”。

191、 【笔头无力嘴头硬】 释义:硬:比喻徒有其表,而实质上无能力。指讲起话来夸夸其谈,办起事来优柔寡断。 例句:他说起来头头是道,好像做任何事都胸有成竹,实际上呢,他什么也做不到好处,真是笔头无力嘴头硬!

192、 【骑驴的不知赶脚苦】谓体会不到别人的困难。类似的:坐 轿的不知抬轿苦。浩然《山水情》:“他一直在倒霉!你是骑 驴的不知道赶脚的苦。”

193、 【挽歌】现在,人死后在追悼会上放哀乐,古人怎么表达哀悼之情呢?当然是唱挽歌。那么,挽歌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汉初齐王田横死后,其部下非常悲痛,就作了丧歌,这便是挽歌的源头。崔豹《古今注》云:“《薤露》、《蒿里》,并丧歌也。本出田横门人。 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到汉武帝时,在音乐家李延年的加工制作下,《薤露》、《蒿里》二歌定了曲调,其歌词分别为:《薤露》: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生一去何时归! 《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从此以后,《薤露》歌就适用于王公贵族,《蒿里》歌就适用于士大夫和庶人。“使挽柩着歌之,亦呼为挽歌”。 但据研究发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们唱挽歌的记录。比如《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吴国伐齐国“将战,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杜预注:“《虞殡》,送葬歌曲也。公孙夏示必死,故命其徒而歌之。”孔颖达疏说:“盖以启殡将虞之歌谓之‘虞殡’。歌者,乐也;丧者,哀也。旧说,挽歌汉初田横之臣为之,据此,挽歌之有久矣。”由此可见,杜预认为《虞殡》是送葬歌曲,博学的孔颖达更直接指出挽歌早于田横之死。只不过到了汉代,国家正式规定挽歌成为丧礼内容,汉武帝时指定的官方挽歌就是纪念田横的《薤露》、《蒿里》。 尽管后世挽歌的内容在不断变换,但挽歌这种形式却流传至今。

194、 【三砖打不透】(惯)形容人非常愚笨,点不醒。

195、 【逮雀儿也得舍一把米】 释义:比喻做事总要付出代价。“逮雀儿”又作“逮个麻雀”。“舍”又作“擞”。 例句:该修补的修补,该添置的添置,决不可在这方面小气。我的天!过日子嘛,不摊点底儿还能行?逮雀儿也得舍一把米哩!

196、 【好树结好桃,好葫芦开好瓢】(谚)瓢:葫芦从正中剖开而成的舀水用的工具。指桃树好,结出的桃子就好;葫芦端正,开出的瓢就端正。常比喻有良好的环境,就能熏陶出好的人才。 也作“好种出好苗,好葫芦锯好瓢”。

197、 【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假神】(谚)巫婆:以替人祈祷招魂为职业的妇女。跳假神:装神弄鬼。 指经常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受什么样的影响。 也作跟着啥入学啥人,跟着巫婆学跳神。 跟着秀才学作文,跟着巫婆学下神。

198、 【阎王判你三更到,定不容人到四更】(谚)人该在三更死的,就活不到四更。旧指人的生死由阎王掌握,生有时辰死有地,丝毫不差。 也作阎王注定三更死,断不留人到五更。 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199、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谓与知心朋友在一起 饮酒,是一种人生乐趣。清代《豆棚闲话》:“俗语云:酒逢知 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可见饮酒也要知己。”

200、 【万事留人情,后来好相见】见“凡事留人情,日后好相见”。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神仙俗语经典追星:http://www.mingzhan88.com/pinpaihuodong/868.html
标签: 蒿里   薤露   历史   文化   读书   小康   车前草

相关文章